您目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审核人 吴金霞

近日,学校团委组织信息技术学院“聚星志愿者服务队”在中卫市中宁县开展以“青春‘杞’迹·中宁三色行”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体验与收获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与汗水中领悟红色精神。

踏寻峥嵘路,续写报国章。队员们走进革命先烈张子华纪念馆,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留存的实物展品,深入了解张子华烈士以生命传递情报、以信仰点燃星火的传奇一生,真切体会到张子华烈士对党和人民的无畏忠诚,以及为理想信仰将生命置之度外的无畏精神,让队员们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初心与决心。

枸杞映朝阳,青春助农忙。中宁的枸杞,是当地乡村振兴的“金色引擎”。队员们走进富硒枸杞种植园,顶烈日、战酷暑,参与采摘分拣,亲尝农耕辛劳,在一滴滴汗水中实现了从最初茫然无措到最后熟练有序的转变。劳作间隙,队员们与农户、合作社负责人交流,希望能够凭借自身专业知识,为中宁枸杞设计宣传海报,真正将所学知识助力家乡产业,将青春力量绽放在乡间地头。

千揉蒿子面,一脉匠心传。“一叶蒿草入面香,千年技艺代代传。”队员们走进国家级非遗传承基地,了解传统美食蒿子面的历史,并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亲身体验蒿子面的制作过程。从和面开始,到揉面、切面,体会到了亲力亲为带来的幸福感,也深深感受到了丝路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

童心识国粹,非遗小课堂。队员们变身“非遗小老师”,为孩子们带来别开生面的文化大讲堂。课堂上,孩子们了解非遗文化、革命文化,在队员们的指导下创作生肖、花卉等纹样,将红纸在小手间化作艺术精灵。除了剪纸,队员们还带去了彩泥、卡纸、水彩笔等工具,鼓励孩子们放飞想象,动手制作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手工作品,将文化自信的种子悄然种下,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代际传递中生根发芽。

从纪念展馆到田间地头,再到非遗课堂,每一个场景都留下了队员们坚定且努力的足迹。此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通过红色铸魂、劳动励志、文化润心等环节不仅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收获成长,在体会中感受进步,更让青年学子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家乡贡献青春力量的理想信念。

(文/包乐、吴佳怡 图/吴佳怡)

上一篇:暑假送关怀 真情暖人心——暑期慰问留校学习备赛师生

下一篇: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商贸学院举办教师数智化能力提升实战营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