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提高政治站位、把准课程定位,扎实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讲准、讲好、讲透、讲活”该门课程,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思路、提高课程教育教学质量,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经过前期精心筹备、合理分工,于9月13日下午组织开展了期初集体备课会。

此次备课会依据教育部、教育厅对该课程开课、授课的相关要求,依托2023年8月28日最新出版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结合教研室教学计划、授课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学情特点等,将备课分三阶段:认真备课、交流发言、总结凝练。

本次备课章节是第二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备教师张淑萍以党的二十大中心任务为索引,导入课程内容,利用学习通平台开展主题讨论,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相融合,中国梦与世界梦相联系,引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这一重点内容。同时,备课教师还展现了授课过程中师生如何互动、授课中应注意的教学要点等。

在主备讲解基础上,大家畅所欲言,共谋发展。陈娜老师提出本章节要注意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做对比,从而帮助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张立娟副教授建议将重点落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上;邓红芳老师建议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做到教学内容相衔接、因材施教、适当取舍等。
集体备课是讲好高校思政课的关键环节,是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步骤。通过此次集体备课会,帮助教师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的政治关和学术关,确保教学的严谨规范,同时使授课教师在有限时间内尽快熟悉教学内容,及时掌握教学重难点,理清本章节逻辑关系、框架结构。通过集体备课会这种形式,教师们相互交流教学心得,相互借鉴教学方法、技巧以及阐述理论所选取的经典案例等,为本学期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并逐步将其开发为精品课夯实了基础,为学院“申本”工作贡献了思政力量、彰显了思政价值。
(文、图/邓红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