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夯实宿舍心理委员的工作能力,筑牢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第一道防线”,充分发挥心理委员在宿舍心理关怀、危机识别中的重要作用,信息技术学院于10月29日开展宿舍心理委员培训。本次培训围绕“团队凝聚-能力提升-体验赋能”三大核心目标,分三个环节有序推进。

培训开篇以“团队建设”为核心,开展破冰互动活动,从“陌生同学”到“团队组建”,搭建信任桥梁,通过“情绪天气”“你追我躲”“贪食蛇”三项趣味活动,快速打破学员间的陌生感,帮助彼此快速建立信任,最后的“小组任务挑战赛”要求各小组在10分钟内共同设计“宿舍心理关怀小方案”,并进行创意展示,不仅激发了团队协作意识,更让心理委员提前将“心理关怀”融入实践思考。
接下来的心理健康知识宣讲环节,学院心理专员李卓娇老师围绕“如何做好一名宿舍心理委员”展开讲述,重点覆盖“角色认知”“核心技能”“危机识别”“边界与自我关怀”四大模块,帮助宿舍心理委员快速明确角色定位,掌握基本倾听与沟通的技能,强化危机识别,并明确“发现危机后需立即联系辅导员或心理专员,绝不保密”的工作原则,同时提醒心理委员,作为“助人者”,请一定警惕“助人者倦怠”,做好自我关怀。
为帮助心理委员更直观地理解“情绪表达”与“内心需求”,培训特别设置“沙盘疗愈体验”环节,邀请学员代表参与。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依次选择沙具、摆放沙盘,之间不交流,仅通过沙具的组合与空间布局,呈现自身对“心理场景”的构想。体验结束后,李老师结合沙盘作品,解读“沙具选择背后的情绪需求”。
本次培训通过“互动-学习-体验”的模式,既帮助宿舍心理委员明确了工作定位、掌握了实用技能,也搭建了彼此交流支持的平台。后续,学院心理工作站将继续做好“宿舍-班级- 学院-学校”四级心理支持网络,定期开展心理委员培训、交流分享会,推动宿舍心理委员将培训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真正成为宿舍同学的“心灵守护者”,共同营造健康、温暖的校园心理环境。
(文/李卓娇 图/马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