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育人功能,11月5日下午,学校与自治区核地质调查院签约揭牌“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并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此次合作共建是继学校与宁夏地质博物馆深度合作、取得实效之后,再次构建起了地质工作与高校交流互鉴、协同育人的新平台。

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张安军代表学校与自治区核地质调查院党委书记闫晓瑜签署合作协议,并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揭牌。双方领导在致辞中指出,此次“校地联动”共建,有助于将地质行业的“实践富矿”转化为思政教育的“鲜活教材”,真正实现“育人有深度、行业有温度、联动有力度”的共建目标。

随后,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教师党支部与自治区核地质调查院第一党支部联合开展了“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搭建地质工作与高校交流互鉴桥梁”主题党日活动。与会人员就《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进行政治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教师党支部书记汤月娟以中西比较为切入点,以《中华民族形成的独特机理及形成过程》为题,为大家讲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专题党课。
全体与会人员集体“沉浸式”参观了核地质文化展厅,一幅幅泛黄的勘探地图、一件件磨损的地质工具、一组组精准的矿产数据,生动还原了地质工作者“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奋斗场景,使党员教师们近距离感受到了地质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与奋斗精神。

未来,双方将以“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为纽带,持续深化“党建+思政+业务”融合发展,在实践教学、师资交流、科研创新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让地质精神成为涵养青年学子家国情怀的生动教材,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助力宁夏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合力。
(文/蒙珍珍 图/ 汤月娟、蒙珍珍)